2020年5月18日 星期一

茅屋乳酪製作

昨天在youtube上看到好味小姐製作茅屋乳酪,製作方法簡單,成品看起來很好吃,於是今天立刻買齊材料準備試做看看。

網路上搜尋茅屋乳酪就可以看到多人分享作法、吃法,因此在這裡就簡單描述一下,大家可以估狗做法影片。茅屋乳酪的材料有鮮奶及檸檬汁(可以用純釀醋代替),比例大概是一公升的鮮奶加60豪升的檸檬汁。照片中的檸檬汁完全手擠,還好之前學過烘焙,老師說過,先用力在把檸檬壓在桌上滾一滾,讓組織軟化,切開檸檬後先用湯匙刮一刮,這樣就會容易擠出檸檬汁了。

接著牛奶加熱到六、七十度,沒有溫度計也無所謂,只要小心別加熱到沸騰就行了。牛奶加熱之後,慢慢把檸檬汁倒入,攪拌均勻後關火。檸檬汁倒入後,牛奶會開始凝固變成豆花狀,靜置二十分鐘,等牛奶涼一點就可以用紗布過濾出乳酪。

這是過濾後的上澄液,很酸,奶味很重,據說這就是乳清。可以加入砂糖或蜂蜜當飲料喝。

這是茅屋乳酪的成品,一公升鮮奶成品才這樣一點點。單吃有點酸,但是可以接受,最美味的吃法應該是加入蜂蜜或果醬果乾變成麵包抹醬。由於它含水量很高,很容易變質,建議在一個星期內吃掉。未來幾天的早餐抹醬都是它了。

我果然很衝動,想做的事都會立刻去做,如果我拖拖拉拉,代表我心裡並不是很想做那件事。

有一段時間,同時學日文也同時修習法律課程,我幾乎把重心都放在日文上,法律課程大概就是應付考試而以。我不討厭法律,研讀法律是一件美妙的事,專注其中讓我忘掉很多煩憂。但是就僅於研讀法律,法律在真實生活上的應用,就只有噁心兩個字可言,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人都說法院像諸羅紀公園。

刑法老師曾經對我說過:以我現在對法律的態度,別說是伴侶了,法律在我的心裡連朋友都不是。老師沒有說錯,我一直把法律當成是人生中的備胎,如果有一點點認真學習,也不是為了自己,而是為了旁人的眼光。

目前我想精進的是日文,想奮不顧身撲上去的是日文。但是我害怕。

以前在補習班學日文時,身邊的同學多數準備出國讀書、打工渡假等等,只有我連日本也沒去過,此生大概也沒有機會到日本長住。

算一算,從五十音到現在四年有餘,想要的證書已經拿到手,但是我卻仍然一句話都說不出來。這四年來花太多時間在自怨自艾,覺得自己一定不可能把日文學好,羨慕去日本的同學、朋友,輕鬆通過檢定,生活過得愉快會話能力大增。而我,卻經歷千辛萬苦,卻總覺得自己不會日文。

為什麼不放棄日文就好了,我每天都帶著這樣的想法入睡,但是每天早上醒來,又乖乖打開有聲書或日本電台聽。現在積極背單字句型,不是為了考試,是為了學好它。

試試看吧,用盡全力,比別人辛苦都無所謂。人生還很長,花上十年每天不斷的學它,還是可以達到一定的水準的。這是我現在對日文的想法。明年打算考日文所。

至於法律跟拼布就先放下了。現在我想奮不顧身勇往直前的是日文。


說到底,還是需要在現行工作之外,找到其他能帶來成就感的事物,如此一來才能讓我有活下去的動力,否則從辦公大樓往下跳只是早晚的問題。我的人生是如此不值得活,每日的生活都像黏鼠板上的老鼠,苦苦爭札絕望。至今我仍相信少了我的世界會更好。

2020年5月9日 星期六

高雄港搭船看落日

這裡是香蕉碼頭,幾十年前台灣出口的香蕉都存放在這個碼頭。附帶一提,駁二的倉庫群以前是貯放砂糖的地方。


高雄港文化遊艇,今天超幸運的,一個人包船。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對整個高雄港區的建築物很熟悉,就讓解說員休息不解說了。整個航程獨佔這艘船真的很爽,可以盡情站在船尾看浪花。
其實搭船的過程中,我也順便在做監督查核,笑。高雄灣區沿岸有很多環境影響評估列管案件,我可是如數家珍,每件都很熟悉啊。

橋式起重機,別小看這個起重機,這一座造千萬哩。

軍艦

其實我是在練核心,船尾有點搖晃,核心要用力才能站得穩,其實有一股衝動想在船上來個棒式啦,但是……。雖然只有我一個乘客,但是船上還有其他工作人員啊……,想到這裡我就打消棒式的念頭了。

搭完遊港船,離落日還有五十分鐘左右,駁二特區會被旗津半擋住,沒有辦法看到太陽掉到海平面下的景象,因此我決定轉移陣地,往西子灣的哨船頭公園移動。從哨船頭公園往旗津方向看,可以看到旗津島上的燈塔,也可以看到旗津的沙灘、高雄港的牌坊。

這裡是高雄港的第一港口,剛好有一艘船要出港,在心裡祝它航程順利。

等待落日
拿出最近正在讀的書拍照打卡,其實太陽很大,這張照片背光,本來以為會很醜,但是回家後看照片,其實還不錯。大概是因為這本書的封面很美,怎麼拍都好看。



繼續等待落日,這時候的陽光已經很溫和,肉眼直視也不覺得剌眼。剛好有一艘船進港,船上所有的人都跑到甲板上,看起來很興奮。這不禁讓我想起剛剛出港的船,不知道船上的船員們的心情如何?

太陽完全落入海平面下。天空雖然還亮著,但是太陽已經消失無影,雖然很討厭太陽,但每次看落日時,在太陽完全沉入海平面下時,還是覺得感傷,這種心情是矛盾啊。就像我對女譯者的心情是一樣的。

這裡是遊艇、動力小船、漁船停靠的碼頭。這裡其實有很多動力小船駕駛學校,曾經在教會認識一個女生,就是在這裡上課取得小船駕照(術科在興達港上課)。開小船,感覺好酷,但是我只想搭別人開的船出海,我在陸地上都已經是方向音痴了,開船出海還得了……笑。
下次想從高雄搭台華輪到馬公。是不是應該憑著衝動,下星期五就出發?


用uber eats點老四川


今天點的是個人鍋,原價299元,uber eats本月優惠85折,非常優惠。個人鍋可以選擇牛肉或豬肉,裡面的火鍋料有:鴨血、豆腐、豆皮、高麗菜、蝦子、少量火鍋餃、芋頭丸子、金針菇、油條、小章魚。說是個人鍋,但份量夠兩個人吃。
記得之前吃老四川都覺得很辣,花椒很麻,這次點的外送,吃起來並沒有印象中的麻與辣,口味很適中。

雖然是外帶鍋,但是豆腐、鴨血都有入味。這次有加點一碗白飯,餐點送來時,不知道為何白飯竟然被分裝成兩盒。點外送時會製造一堆垃圾,說實話,覺得挺罪惡的,只好在其他地方少用一次性餐具及塑膠袋了。

火鍋附的油條跟白飯裝在同一個餐盒裡,要自己泡到湯裡,吃軟吃硬自己決定。我喜歡半軟半硬的油條。

附有一包沾醬,看到包裝上的熱量,毅然決然放下沾醬。麻辣鍋口味夠重了,熱量夠多了。另外還有一小瓶烏梅汁,喝完才想到沒有拍照。
非常開心老四川有這樣子的外送服務,是沒朋友獨居宅女的福音。因為沒朋友,只能一個人去吃去吃老四川,老四川有每桌低消,就算是一個八也要點足低消的價格,頂多點兩三樣食材就吃不完了。外送個人鍋則是每種食材都少量,什麼都吃得到,很滿足。
這餐吃得很滿足,暫時忘掉討厭的日文跟煩人的法律,對現在的我而言,能一直吃一直吃,人生就夠了。

2020年5月8日 星期五

恐怖平衡

最近惡夢又回來了。姑且以「皮皮」這個小名稱他。

皮皮每天中午午餐時刻,總是走到有的座位旁參觀我的食物,天天在耳邊碎念叫我要減肥,真是讓人幹在心裡口難開。面對皮皮有意無意的消遣,我只能面帶微笑,在心裡用所會不多的日文詞彙咒罵,因為我不敢輕易開口說日文,在心裡用日文咒罵至少不怕罵人的話脫口而出,總不能叫皮皮去吃大便吧。

要是日文跟法律能放棄一個,完全放棄連碰都不碰的話,我的生活一定比現在輕鬆很多,明明知道只能兩個選一個,依然無法放手,簡直犯賤。

我好討厭日文,要是沒學過日文該有多好…

每天都挫折,然後大哭,然後睡著,夢到皮皮,驚醒發現自己還活著……。

救贖不會來,此刻即地獄

謝謝你偶爾還願意罵我,讓我感受到自己仍然噁心地活著。




2020年5月3日 星期日

用uber eats點西堤

今天送餐員一看到我就很興奮,在我完成取餐轉身進入屋子前,他問我:你點的是什麼餐點啊?我回答:「漢堡啊。」他笑著說:「喔,原來如此。才三百多很便宜,我以為你點的是牛排咧,如果才三百多很划算。我前幾天還在想會不會送到西堤的餐,沒想到今天就讓我送到了,真是幸運。」我:「uber eats所有王品系列都有外送,我還點過夏慕尼、王品、陶板屋,最不推王品啦,又貴又吃不飽,西堤今天第一次點」。最後送餐人員大笑地祝我用餐愉快。

這個送餐人員真妙,送到西堤的餐有那麼開心嗎?西堤其實離我住的地方很遠,今天太陽很大耶。他的開心感染到我,讓這餐吃起來更加美味一些。照片上是洋芋沙拉,送來時沙拉醬已經加在上面,沙拉醬很普通,微酸。

杏鮑菇南瓜濃湯,送來時完全掉了,湯的表面還結一層皮……。原本以為杏鮑菇也會打碎在湯裡面,結果沒有,只有南瓜是打碎的,湯裡加兩朵杏鮑菇……。

因為在點餐系統看到「牛肉堡」的選項,覺得好奇,因此才有今天的訂餐。看來王品旗下的餐為了跟uber eats合作,推出不少新菜單。不知道點餐的人多不多,從今天送餐人員的反應看來,恐怕點餐的人不多啦。

外送餐點的缺點就是過度包裝,每次點餐時都覺得對不起地球……。

漢保打開時已經呈現歪掉狀態,漢堡裡有洋蔥、番茄、酸黃瓜、生菜、起司片、漢堡肉。這樣一個漢堡加薯條加一瓶小可樂250元,濃湯及沙拉要加價120元。

漢堡肉很厚,雖然沒有很多汁,但是味道還可以,吃完整個漢堡覺得滿足。uber eats的西堤外送還有牛排飯之類的餐點,有機會會想嚐試,但是我會選擇離峰時段再點餐,今天等這餐等了一個多小時,很餓人啊。

三四郎讀後感想



讀了兩個版本的三四郎,一本是大牌出版社出版紙本書,另一本則是在play圖書購買麥田出版社出版的電子書。

是我的錯覺嗎?總覺得夏目漱石筆下的三四郎很自卑的人,喜歡的妹子不敢追,被壞朋友利用、借錢不敢吭聲,不敢參加聚會等等。看完這本書很慶幸自己當初留在屏東讀大學,如果當初我到台北讀大學,會不會也像三四郎一樣無法融入大都市的生活。不,我應該比三四郎慘,至少他還是個愛讀書肯思考的人。

讀三四郎的某些段落,會讓我想起我的大學生活,即便我留在鄉下讀大學。大一時,我對每天到校上課,認真聽講,也常去旁聽必修科目以外的課程,對未來有憧憬,曾經有滿腔熱血想要改變什麼,然後被利用然後失望,最後學到了點什麼,就這樣畢業了。

讀完三四郎這本書,我想到的是畢飛宇在「玉米」一書裡寫的一句話:「心冷一次,歲數自然要長大一次。人就是以這種方式一次又一次地長大。心同樣也是這樣一次又一次地死掉。這和年月反而沒什麼關係了。」

前幾天在臉書上看大牌出版社三四郎的譯者寫到,想為台灣留下一些可以傳世的譯作,三四郎是繁體中文最好的譯本等等,「傳世」這兩個字讓我流下幾滴眼淚,我佩服她。也因此找了三四郎的其他譯本一起比較閱讀,來說說兩者之間的好壞。先說結果,我認為大牌出版社的三四郎是繁體中文最棒的譯本,更甚者,日本近代文學,只要是大牌出版社有出版,不管譯者是誰,就是買大牌出版社準沒錯。

大牌出版社的三四郎好在哪裡?
  1. 譯注言簡意賅,字字珠幾。對於沉浸於情節的讀者而言,譯注是個煩人但又不可或缺的存在,沒有譯注不能理解譯文,譯注太長誰有耐心看?大牌版的譯注之精簡,讓人佩服。
  2. 日文有許多漢字不可直譯,在讀另一個版本時,看到不少漢字直譯的,像是「敬服」、「雨戶」「寺院」……,雖然這種直譯還是能理解詞意,但就是覺得討厭。
  3. 大牌版的譯文屬於比較貼近原文的翻譯,既能貼著原文譯,又不讓人覺得有翻譯腔,真的很高明。
  4. 大牌版的譯文,文字簡潔甚少贅字,試比較下列幾組句子,左邊的句子是另一版本,右邊的句子是大牌版,誰好誰壞很明顯:
  • 心裡害羞的要命VS暗自羞愧
  • 這句「是啊」 又堵住兩人的嘴VS這句「是啊」又讓話題卡住了。
  • 再稍微沽名釣譽一些就好了VS稍微出點風頭就好了。(這裡的日文動詞是:でしゃばる,查字點就是出風頭的意思,譯成沽名釣譽有點怪)
  •  三四郎跟女人之間隔著一道樹牆VS兩人隔著一道樹籬。
  • 寺院吊燈發生振動VS教堂吊燈來回擺動(這裡另一個譯本譯成振動其實很不妥,振動跟擺動的物理性質不同啊)。
其實在讀大牌版還是有一個地方我覺得很困惑,那個地方與另一個版本翻譯不同,看了原文後,我的想法跟兩個版本又不同,算了不寫它,免得又被罵。

最後我要說的是,大牌版的三四郎近乎完美無懈可擊。而這是我最後一次寫這樣子的文章了,以後大概不會再花那麼多時間看一本書,對照原文,對照其他譯本的……。

對了,寫這樣子文章並不是為了討好誰或施恩於誰,只是純粹被「傳世」兩個字感動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