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2月17日 星期四

記他們在島嶼寫作之「讀中文系的人--林文月」首映

林文月是我最喜歡的作家,起因於大一國文課的選文「溫州街到溫州街」。

曾經看到一個討論:如果高中生很忙,只能讀一位作家的作品,「黃春明」及「林文月」要選誰的作品讀。討論串一致認為是「黃春明」。原因無他,林文月老師的生活太平順,文字太美好,沒有毛邊,生活的體驗不夠深刻。我的大一國文的老師曾經對於我迷戀林文月這件事感到擔心,我想她擔心的大約與網路上推薦「黃春明」的理由相同吧。

為什麼我喜歡林文月的文字?林老師的文章幾乎不用典故,不用難字,她總是以簡單的詞句表達她的情感,很容易讀懂。林老師寫她的恩師、外祖父等名人,但她從人物生活、日常對話等小細節著手,所有情感都在人物互動間表露無遺,這顯得清新脫俗,有別於一般描寫名人歌功頌德的文字。林老師生活於富足的環境,但她的文章裡從不炫耀她所擁有的,她能蹲低身子,觀看市井小民的生活,或者她也是過著如你我相同的生活,她總是以優雅的文字書寫每一個小日子,讓人覺得生活其實可以如此美好。

以下進入正題,片名為讀中文系的人,但是影片以林文月老師製作蘿蔔糕為開頭,林文月老師的「蘿蔔糕」一文被選入中學國文課本,林老師帶動台灣飲食文學書寫風潮。而她筆下的蘿蔔糕除了是食物,亦是親情的傳承,蘿蔔糕的做法由母親傳給她,她又傳給女兒。蘿蔔糕讓她的小孩欣喜,也讓她照見自己甜美的童年。

而陳芳明老師評「飲膳札記」談到本書除了寫食物外,也讓人看見學問之道,不論是烹飪或者做研究,都需縝密的規畫,仔細的實踐。

童年大約是作家寫作最棒的題材,林老師是台灣人,出生於上海日本租界,十二歲時日本戰敗她跟著家人回到台灣,就讀小學六年級,從新學習新的語言,半年後考取北二中。童年的生活讓林老師熟悉日文,童年的生活讓林老師認知到自己從來不單單只屬於某個群體,不單單屬於某個島嶼。而童年的生活經驗讓她的心理蒙上一層淺灰,但如今她覺得生命因為有淺灰、淺藍等不同的顏色而完整。

談到讀中文系的過程,林老師考中文系的動機和經過,帶有一點叛逆,她是班上的班長,收志願卡時發現班上同學都填外文系,因為她把「外」字刮掉改成「中」,於是她成為台大中文系的學生。林老師就讀台大時,班上有「追月團」、「賞月團」、「望月團」等,但林老師都不為所動,她只愛著她的先生郭豫倫。

從影片中也讓人看到林老師對愛情的堅持,她不在意郭豫倫出身貧困,不管母親反對,仍堅持嫁給學藝術的郭豫倫。「很多年以前,我遇到一雙赤手空拳的手。那雙手大概與我有前世的盟約,於是,再也沒有任何一雙手能夠吸甲我一顧。」《手的故事》在那雙手的保護下,林老師得以做她想做的事,我想,再也沒有比這個幸福的事了。而在郭豫倫重病時,林老師全家人拍了一張「手」的合照,照片中郭豫倫的手因病而浮腫,小孩的手已長大成大手,而她的手已經歷倉桑,但一家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。手的照片竟比臉的照片還動人。

林老師於36歲時曾於京都交換學者一年,在那一年間她嘗試寫沒有注釋的散文,日後集結成一本名為「京都一年」的散文集。讀著這本散文集會發現林老師認真體驗京都的種種生活,她寫櫻花盛開、觀賞藝妓演出、衹院祭、湯屋、女性友人、食物……。讀她的文字竟讓人覺得身歷其境,眼前出現滿城粉紅色櫻花盛開。

翻譯「源氏物語」是林老師生命中的一件大事,「源氏物語」為日本平安朝文學鉅著,為日本古典小說,敘事故事達三代,人物有數百人。林老師花費六年的時間翻譯,影片中詳細介紹老師翻譯的經過,林老師翻譯之「源氏物語」中文,文字優美充滿文學性。相關翻譯經過亦可參考「讀中文系的人」一書中第三部描述。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篇名為「終點」的文章裡的一個句子:「我伸一伸腰,又做了一次深呼吸,自覺從來沒有這樣滿足過,卻也從來沒有這樣寂寞過。」完成一件事的感覺是否真如林老師所說:滿足並且寂寞呢?我想,我會從拼布中找到答案。

「人物速寫」一書以「人」為書寫主題,林老師於影片中說明自己曾經看見一幅畫,畫中的女主角正對著你,但她身後是鏡子,鏡子則呈現女主角的背影及看著女主角的人,甚至連畫師都在鏡中。她想要書寫她的先生,但直接了當的書寫重病死亡的先生她不忍心,於是她藉由居家照護人員「J」來書寫,寫出先生的病況、與「J」情誼。整篇文章讀來竟不覺得哀傷,反而感到一股暖流流過,生命的消逝讓人措手不及,但人與人純粹的關係能帶給你力量面對。

影片以《午後書房》一書收錄之「三月曝書」文字做結。「說做就做吧,否則臺北的三月,誰預料得準明天是晴是雨?」、「平日生活忙碌,瑣務纏身,難得有這樣好的興致逐冊摩挲,何況熙日在背;我索性就蹲下來,和書一起曬曬太陽吧。」、「我看到眼前院中是紅磚、綠草與微黃的書皮覆地,三色相間,甚可欣賞。而臺北居大不易,雖非大庭廣宅,能擁有屬於自己的一方庭院,已堪安慰,又有線裝書若干,未必善本名版,能這樣偶爾翫賞,更是何等幸運」。

能認識這麼一位作家,能讀遍她所有的著作,能在寒冷的冬夜觀賞以她的生平為主題的電影,參與映後座談親眼目睹名家風采是何等幸運。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