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類圖到底準不準?關於這個問題,我的答案是:介於準和不準中間XD,被毆……。
關於上述問題,目前我尚無法給一個絕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。從昨天解讀的內容回頭看自己33年短短的生命歷程,的確有一大部份與解讀師的話吻合。
就拿有始有終這件事舉例,這十年來我做了許多工作以外的嚐試,從羊毛氈、皮革、拼布、日文、法律到健身,除了正在進行中的健身外,每一項都算得上是有始有終。
羊毛氈是我接觸手作的開始,最早事師南部最有名並且出過幾本教學書的大師,從小作品做到大袋子,再做到室內鞋,雖然每次上課都不開心,都因為自己的技巧的不純熟及個性的不工整被教訓,但都有完成作品。後來到台北上課,發現羊毛原來可以跟各種素材結合,羊毛可以作畫,為自己的羊毛氈創作之路開了另一扇窗,直到現在我仍然每年都會做幾個羊毛作品。這樣算是有始有終吧。
我從高雄遠道台北學習永漢系統手縫拼布證書課程,該課程分為:本科、高等科、講師科。起頭的本科,只有我和老師一對一上課,沒有固定時間,作業做完就約課,通常是3個星期北上台北一次,本科我只花三個月就完成了大部份的作業。本科上完後,老師問我要不要接著上高等科,她找到另外兩名想學的同學,隔週的週六上課,老師一問我,我就答應了她。
高等科的作業跟本科差異很大,最難的是配色,每個圖形的色塊變多,加上本科用過的布高等科不能用,每個圖形都不能用同樣的布。要求如此多的配色規定讓我很挫折,加上當時的我找不到自己的風格,每次的配色作業都被老師質疑,著實想放棄或暫停。因為老師勸我不要中斷繼續走下去,聽話的我就乖乖繼續上課做作業。用兩年的時間一路上完高等科及講師科課程,除了大壁飾外只有兩三個作業沒有完成。以課程的完成度而言,這樣算是有始有終吧。至於證書,早在高等科就決定不申請,不申請的原因可以另外寫一篇文章了,在此不贅述。
學日文將近四年,我永遠記得報名時補習班櫃台小姐問我為什麼想學日文,當我回答案想看懂村上春樹的小說,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表情驚恐倒抽一口氣。老江湖的櫃台小姐很快恢復鎮定並且告訴我:那可能要花很久的時間。現在回想起這一幕仍覺得好笑。
學日文的過程不太開心,但從五十音到考過N3考試只花9個月,在第二年能看懂濱屋方子老師的部落格,第三年起開始讀各種小說與文章,當然包含中日對照讀村上春樹。現在的我不看中文譯本只看村上春樹小說原文,也能看懂七、八成,算是已經達成自己所設定的目標。可以說是有始有終吧。
最後是法律,法律這個戰場才開了三年左右,是我所有的戰場裡最新的一個,而本學期我也即將從高雄空大法政系法律組畢業。學分早就修夠了,一直沒有申請畢業繼續修課的原因只是因為覺的自己所學不足。
我確實有一點點研讀法律的天份,對於所有的法律觀念我總是能一點就通舉一反三,很多人都稱讚過我的聰明,遇到很難的法律問題我也樂於思考找答案。這樣的我常常被問到為何不全心全力投入法律的學習?是否獻身予法律是我目前最迷惘的選擇,我不知道該如何事好。但如果以取得畢業證書,算是一個階段的結束。
回顧完了,來說說昨天解讀師說過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話:像我這樣有始有終的人,比如說以後如果結婚也不會離婚的,可能在婚姻的開始覺得甜蜜,兩三年後開始覺得不對勁但我不會離婚,非得要等到過了25年(或更久),等到體驗了完整的婚姻歷程,並且確定再也無無法忍受時才會離婚。
聽到解讀師的話,我內心的小孩瘋狂叫著:我不要…。
要怎麼避免陷入有始有終的困境呢?
慎始,不隨便開戰場。遇到新的人、事、物時要傾聽薦骨的回應,這是我目前要練習課題。薦骨的回應聽起來很玄,但是經過昨天的練習的確讓我清楚的感受到什麼是薦骨的回應,只是要在生活中不斷的練習,不斷的實驗傾聽薦骨回應做決定,很難。總之就是試試看。
昨天的解讀我沒有寫筆記也沒錄音,但身體果然記住了想記住的東西。有時候我缺乏的是相信自己的自信吧。
再補一個解讀小記,當解讀師說我在職場上或許會帶著一群人往上爬時,我內心的小孩對於她的話是嗤之以鼻的,我很用力忍著不哈哈大笑。因為就現實狀況而言,不可能喔,快別作夢了。離開解讀的場所後,突然有一個念頭閃過我腦海:解讀師講的不一定是我現在的工作啊,說不定是以後的工作,畢竟我還年輕。這個念頭很正向耶,算是昨天一大收穫。當然,我會好好傾聽薦骨的聲音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